SDY中文网

第四三0章 鸡肋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SDY中文网】地址:sdyzw.com

水陆两条战线先后传来紧急军情,文奎再也坐不住了。

朱元璋这是要把自己往死里整。这些年来,文奎一直在担心,朱元璋杀戳无数,为何没有对他下手。就算文奎把徽州城夺过来,朱元璋也采取了隐忍,一点也不附合逻辑。

原来朱元璋是在等待机会!

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。鄱阳湖大捷,朱元璋有理由相信,自己可以挟胜利之余威,一举拿下信州。这就意味着,文奎终于迎来的灭顶之灾。

天亮时,文奎已经把辖内所有驻军将领都组织起来,召开了一次最为紧急的军事会议。总教头辛力刚年已五旬,按理说也该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。然而,这种时候他也坐不住。

倾巢之下,企有完卵?

听文奎分析完当前的形势,众将都意识到一场大战已经爆发。以朱元璋之狠戾,开弓没有回头箭。

文奎的那些军队,大多数是从元朝投降过来的汉族人,平时能吃苦,训练又抓得紧,听说有大仗要打,一个个都摩拳擦掌。

仅留下少量部队保护后方安全,文奎把二十多万部队全都送到前线,摆出和朱元璋决一死战的姿态。

短短两个时辰,文奎的所有军事力量都被调动起来。一时间,那些羊肠古道,挤满了开赴前线的军队。

再说老鹰嘴一线,血鹰作为战前总指挥,一下子增加了近二十万将士,他的豪气也油然而生。黑鹰突击队和黑虎突击队两把尖刀,而且战士们用的武器全都是青一式的冲锋枪,扣动扳机能连续发射。

徐达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,从来没有见过冲锋枪是什么玩意。他把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第一线,那些如虎狼似的士兵向老鹰嘴发起冲锋,冲到半山腰时,血鹰的两把“尖刀”,四五千人的规模,突然从战壕里冲出来,实施反冲锋!

子弹如雨点一般泼向敌阵。那些手持大刀的士兵,哪里经得起子弹的扫射?一时间,血流成河,尸横遍野。战场惨烈得如人间地狱。

战事从昨天半夜开始到第二天下午,徐达的部队发动了二十次冲锋,每一次都被血鹰的火力压制下去。以前在黑水寨用在元朝军队的招术,现在全都用到徐达的部队身上。

冷兵器对战热兵器,越勇敢就死得越多。最后,徐达意识到,对付文奎的部队,不是光靠勇敢就成。刚开始,他还寄希望于血鹰的部队,早点为子弹炮弹消耗完,一旦动用兵器打肉搏战,人数多的一方必然占据优势。

可是,结果是血鹰的子弹似乎永远也打不完!

朱元璋收到来自水陆两线的军情,结果都是一样的。文奎的部队拥有大量的枪炮,他们的士兵还没有接近阵地,一个个就死翘翘,战场上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。而文奎那边的阵地,连一寸也没有退缩。

“不可能,这不可能!”

朱元璋不住地在内心哀嚎着。这怎么可能呢?如果文奎的部队有着永远也打不完的子弹,他们还不横扫天下?什么时候还轮得上我一个放牛娃横行?

事实上,来到水路的消息还更是让朱元璋震惊。

因为石权的水军,根本不是什么枪弹,而是炮弹。常遇春的那些战舰,要是挨了一发战弹,不沉入江底也要炸出一个大窟窿。这仗还怎么打?

“吴王,看情形,文奎已经把他全部的兵力都用来对付我们了。对方越打人越多,而且子弹、炸弹似乎从来没有停歇过。这样打下去,要是他们来个反冲锋,我担心我的二十万兵力全部完蛋,不死光也要逃进鄱阳湖去喂鱼。”

朱元璋长叹一声,说道:“这个文奎真让人看不懂呀。不打不知道,一打吓一跳呀。他们哪来这么多先进武器?”

双方的士兵无须面对面肉搏。而是杀人于数百米之外。这样下去,朱元璋等于让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。

随着一个个年轻、鲜活的面孔消失,一向心硬如刚的朱元璋也心软了。招惹文奎,比招惹数个陈友谅还要可怕。但他没有下达命令撤军,面是命令部队原地休息,驻扎在老鹰嘴以南。水军也退出石碣滩一带,但也并没有撤出,而是徜徉在鄱阳湖口,把硝烟尚未散去的鄱阳湖拥得水泄不通。

如今这结果,其实早就在刘伯温的预料之中。朱元璋刚愎自用,不听劝阻,结果白白搭进数万人的生命。

朱元璋似乎看透了刘伯温刘军师的心思,自己也感觉很尴尬。想当初,他是持反对态度的。而如今,这着棋已经变成了一着臭棋。

“鸡肋!”

朱元璋想起这个词,就想骂娘。这个文奎,如今可不是鸡肋,而是茅坑里的石头,又臭又硬。这个年轻人就像一个小财主,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谁也别想欺侮他。而他自己一旦逮住机会,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扩大地盘。这才几年时间,竟然占据了十几个县。这不是想和老子争天下是什么?

“军师,你的意思是?”朱元璋试探着问道。

刘伯温微微沉吟,说道:“依鄙人之见,还是撤军。我们应该专挑软子捏,把弱者全都收拾完了,自己的实力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艹了肛/肠科医生 痴缠!人鱼妹妹投怀送抱 涸辙之鱼(校园 半强制) 神的不在场证明(1v1人x神) 临江 You finally will be mine(1v1) 说爱我(1v1)